“双11”引发的购物热潮来袭,物流寄递量激增、消费交易活跃,各类服务需求与安全风险同步攀升。为切实保障辖区群众权益,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与安全保障重点,从物流枢纽守护、特色经济护航、新就业群体服务等多维度发力,用“警力”换“消费”安心,全方位筑牢“双11”消费季安全防线。
守牢物流枢纽,建立“巡防+值守”机制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辖区的寄递物流资源高度集中,东景工业坊物流中心是核心枢纽所在。这里汇聚顺丰、圆通、申通、京东等多家主流物流快递公司,快递员工达3000余人,快递运输车辆有500余辆。作为区域内寄递服务的关键节点,东景工业坊承载着周边居民日常寄递与企业货物运输的核心需求,尤其在“双11”引发的消费热潮下,这里更成为保障物流畅通的重要阵地。
为切实守护“双11”前后物流中心包裹安全与畅通,园区公安主动靠前、精准发力,建立“路线巡防+中心值守”双轨防控机制,筑牢物流安全防线。
民警根据运输路线,梳理出辖区3条物流核心运输通道,实行“警车亮灯巡逻+警员动态巡防”的工作模式。警方每日在物流运输高峰时段,安排4组巡逻警力沿路线往返巡查,在隧道口、仓储点等关键部位设置打卡点,每30分钟巡查一次,确保沿途警灯常亮、警力常在。同时,依托东景工业坊警务室,组建机动巡逻队,主动对接物流企业,实时掌握包裹收发高峰时段。其间,还配备多场景无人巡逻车,在物流中心周边3公里范围循环巡查,针对性加密巡逻频次。
为切实保障寄递物流行业安全规范运营,防范消防隐患等各类风险,斜塘派出所提前谋划、联动部署,联合街道综治部门、消防部门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深入辖区寄递物流网点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全方位守护运输安全与包裹安全。行动开展以来,警方已累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9处,现场整改8处,下发限期整改全部落实到位。其间,辖区未发生一起包裹盗窃、物流纠纷类警情,切实守护了寄递服务物流行业的平稳运行。
护航“蟹经济”,织密“反诈+物流”防线
秋风吹拂,蟹肥膏黄。随着“双11”购物活动的进行,线上购蟹与物流配送迎来高峰。为保障“双11”前后购蟹季的平稳有序,阳澄湖半岛派出所提前部署、精准施策,将警务工作前移,组建了一支由2名民警、20名辅警组成的“金盾”护蟹队,深入蟹塘、螃蟹交易市场、销售点,开展反诈宣传与物流监管,全面筑牢“反诈+物流”双防线,全力为螃蟹销售旺季筑牢坚实后盾。
“派出所辖区螃蟹交易市场有3处,销售点位有180余个,大闸蟹日均交易量达数千斤,对蟹农、电商和物流来说,这都是一次年度大考。我们组建护蟹队,就是想通过这支队伍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阳澄湖半岛派出所教导员罗古表示。
除了开展反诈宣传活动,“金盾”护蟹队还主动走进交易市场和销售点位,开展“净网清源”行动。他们为网络主播和电商从业者开展培训,讲解《电子商务法》《广告法》中关于禁止虚假宣传、规范使用广告用语等内容,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发布“诚信经营行业告知书”,明确标价、品质、售后等标准。“我们从思想上拧紧安全阀门,积极引导商家,从源头杜绝消费纠纷与欺诈行为。”罗古说。
此外,结合购蟹季与“双11”前后物流高峰期的叠加效应,阳澄湖半岛派出所进一步加大虚假快递的防范力度。除了在快递点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还向快递工作人员强调在收件和派件时要多留意大闸蟹快递的异常情况,如收件地址模糊、寄件人信息不完整等,一旦发现可疑包裹,要立即上报。
暖“新”守护,做优“调解+宣传”服务
“互联网发达,但电信诈骗现象层出不穷,财产安全问题频发,大家赚的辛苦钱变得‘落袋难以为安’。”这是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外卖骑手小王的心声,也是不少新就业群体的共同烦恼。
为此,“双11”前后,园区民警胥成建走进辖区多家快递公司,从真实的警情案例出发,以“套路+真实案例”讲解的形式,向快递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详细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及常用手段,帮助他们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守好“钱袋子”,防范血汗钱“打水漂”。民警也鼓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化身“反诈宣传员”,将防诈、识诈知识送到居民手中。
在唯亭派出所辖区,一份“个性化服务清单”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倍感温暖。派出所联合街道、司法所、律所、劳监大队等多方力量组建联合调处团队,依托“零工市场矛盾调解工作室”,搭建起“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调处”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在斜塘派出所辖区,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痛点被逐一破解。派出所联合斜塘街道打造近20个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场景,通过人员识别、赋码管理等多种方式提升出入便利性。
园区公安还依托警网融合,与多个物流快递企业、外卖平台等共同打造反诈防骗宣传联盟,成立“反诈骑士”宣传队。依托快递外卖员的车辆、制服、头盔等载体,印制最容易让市民接受的宣传内容,在快递货品包裹上张贴反诈宣传即时贴,在配送订单时向广大市民投送反诈宣传折页等,将反诈知识一并“送货上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