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要闻

苏州与德企的“成长共鸣”

时间: 2025-09-21 01:42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近日,第十二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合作对话会圆桌论坛在太仓举行,中德企业家共聚一堂,探讨苏州与德国30多年交流合作的成果,共同展望未来发展蓝图。

从1993年首家德企落户,到如今731家德资企业在此扎根,苏州以“人间天堂”的包容与制造业重镇的实力,与德国携手走过30多年的合作路。德国与苏州的合作早已超越经贸范畴,在产业协同、人才共育、文化交融中结出累累硕果,成为中德务实合作的生动范本。

经贸为桥 双向奔赴的合作热潮

一组亮眼数据勾勒出苏州与德国经贸合作的强劲势头:去年贸易额是137.74亿美元,今年前7月突破81.64亿美元。

来到苏州对德合作的“桥头堡”太仓,这里有超560家德企,占全国制造业德企总数10%。当地形成的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不仅撑起苏州对德贸易的半壁江山,更带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市等区域形成“全域联动”的合作格局。“太仓在德国有良好的口碑,很多德国企业家相信太仓,选择太仓。”在上海德国中心CEO夏建安看来,这正是苏州对德合作的关键节点。

苏州已成为德国企业来华投资的优选地。截至今年7月,苏州累计实际使用德国投资36.22亿美元,博世、西门子、福伊特等知名德企在此设立全球研发与生产基地,部分企业年营收超百亿元,将苏州工厂打造成辐射亚太的核心枢纽。

双向投资的热潮同样澎湃。近年来,苏州企业主动“出海”掘金,在德国布局133个投资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17.6亿美元,从化学原料制品到电力生产供应,在多个领域与德企展开深度协作。此外,双方的合作逐渐向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等高科技领域延伸。

产业共振 从传统制造到科创融合

当苏州“1030”产业体系遇上德国“工业4.0”战略,一场产业升级的化学反应正在上演。苏州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产业为基,精准对接德国制造业优势,推动合作从传统领域向高科技赛道延伸。

在太仓,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联合48家企业、13所院校,将德国精密制造技术与苏州产业需求结合,研发的新能源汽车轴承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新兴产业的合作蓝图正加速铺展。面对全球产业变革趋势,苏州与德国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探索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路径。法兰克福M银行首席执行官维托·塔索内在论坛上直言:“汽车、机械制造的合作根基扎实,人工智能、新材料将是下一个增长点。”

目前,苏州已有20余家德企参与新能源项目研发,太仓联电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达产后年销将超百亿元,昆山德国机器人产业园吸引15家德资企业入驻,产业协同的深度与广度持续突破。

人文铸魂 让合作有温度更有深度

“啤酒嘉年华的欢歌、合唱展演的旋律,让太仓像德资企业的第二故乡。”首次到访的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克里斯托夫·阿尔豪斯,在海运堤罗腾堡德风街上感慨万千。

这条融合巴伐利亚建筑与江南水乡韵味的街道,正是苏州对德人文交流的缩影。中德友好幼儿园里的双语笑声、德国品牌餐厅的香肠香气、拜仁慕尼黑合作项目的宣传海报,让德企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人才培养为合作注入长效动能。2001年,太仓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打破“校企两张皮”的壁垒。如今,15个“双元制”培训中心、覆盖中专到本科的培养体系,让这里成为全国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基地,累计培育1万余名技术人才。去年获评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太仓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创新“政校企协”联动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让“本土化技术团队”成为德企深耕苏州的底气。

从经贸合作的“硬链接”到人文交融的“软纽带”,苏州与德国的合作已迈入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新阶段。在第十二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合作对话会“开放合作、共创未来”的主题指引下,这座江南古城正以更开放的姿态,续写与德国的合作新篇。正如夏建安所言:“信任让我们走到一起,深度合作将让我们走得更远。”未来,苏州与德国的携手,必将为中德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十大正规买球网站 澳门博彩平台 威尼斯人博彩 新葡京博彩 威尼斯人博彩 世界杯十大买球平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