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要闻

苏州市推动乡村振兴资金管理从“精准发放”向“智慧治理”的升级

时间: 2025-09-20 02:51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惠农补贴责任重、核实难。如何让惠农补贴既高效精准核定,又“直达快享”提升农户满意度?这考验着惠农资金管理的智慧与水平。近年来,苏州市财政局以数字财政建设为抓手,创新运用“AI+遥感”技术,提升惠农补贴精细化管理水平,取得一定成效。

据市财政局介绍,上半年,苏州依托“作物云”管理平台核查生成含户主、耕地面积及银行卡信息的分户登记清册,顺利完成“四区一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卡通”提级发放试点工作。一键精准发放补贴资金9122.38万元,惠及农户12.98万户,资金拨付周期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3日内,核查准确度达99.8%。

在相城区推进稻谷补贴“直达快享”试点中,我市运用“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与AI田块识别”技术,精准核查不规则田块及零星地块,核减种植面积1.29%,资金发放最快1个工作日到账,试点区域3.88万亩水稻补贴387.8万元全部安全直达农户账户,政策惠及率100%。

据了解,当前惠农资金管理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基层负担重,传统人工采集清册信息,基层需反复统计、制表、审核补贴数据;二是工作效率低,资金拨付流程繁琐,需层层发文流转,审批周期长,影响项目落地时效;三是监管成本大,惠农资金覆盖广、链条长,人工审计难以全面覆盖,易滋生腐败或挪用风险;四是透明度不足,财政部门缺乏实时跟踪惠农资金流向的渠道,易导致资金和需求错配。

如何加快数字财政建设,提升惠农资金管理水平?市财政局聚焦4个方向持续发力:

一是打通系统壁垒。主动推进财政部门“一卡通”系统与农业农村部门“作物云”系统的对接工作,打破数据壁垒,建立双向数据交互渠道。将“作物云”系统AI采集分析数据技术应用于惠农补贴核查发放,形成信息系统集成效应,实现惠农补贴发放全流程线上化、数字化、高效化。

二是重塑业务流程。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进一步精简原有流程,减少农户及基层工作量。农户仅需实地拍摄一次照片和线上签一次名,即可一并完成面积核查与账号确认,省去了实地测绘、手工台账、逐级审核发放等繁琐环节。

三是强化智能监管。树立财政数据资源管理理念,着力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重点构建土地确权、种植动态、账户信息等核心数据库,为政策制定与资金配置提供精准支撑。

四是拓展服务场景。深挖涉农信息系统价值,实现“向基层要数据”到“向系统取数据”的转变。在耕地保护、农业保险、乡村振兴资金等领域深化信息共享与应用,以数字化驱动“三农”政策精准落地、支农资金提质增效,以小切口更好服务大民生。

市财政局表示,将通过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乡村振兴资金管理从“精准发放”向“智慧治理”的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皇冠体育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 皇冠体育 十大足彩平台 皇冠博彩 美高梅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