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要闻

从一组泛黄纸片重温“七君子”宣言

时间: 2025-09-03 01:48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在苏州革命博物馆的展厅内,有个复原场景——“七君子”在苏州,边上展柜中陈列着一组珍贵文物——一份答辩书、一份审讯录和一份宣言。这些纸张承载着“七君子”事件的历史记忆,虽有些泛黄,但文字依旧清晰。“‘七君子’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呼吁团结抗战却被捕,社会各界纷纷声援‘爱国无罪!抗日无罪!’,文物中‘救国无罪’等多处文字正是无声的证言。”苏州革命博物馆陈列开放部(文物保管部)主任查燕华说。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民党当局却一味退却,民族危亡关头,中共中央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同年5月,全国18个省的60多个救亡团体代表在上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简称“救国会”)。“救国会”呼吁团结抗战,却成了国民党当局和日本侵略者的“眼中钉”“肉中刺”,这正义的呼声,竟被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11月23日,国民党当局在上海秘密非法拘捕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7位“救国会”领导人,时称“七君子”事件。12月4日,沈钧儒等6人移押苏州,史良于12月30日到苏州“自动投案”。

“七君子”被捕后,国民党当局于1937年4月3日以“危害民国”罪对“七君子”提出公诉。不仅“七君子”及其律师团发表了答辩状,“救国会”也发表了答辩并告全国人民和全体会员书,此答辩书字字铿锵,其中亦写道“救国是无罪的”:“……本会会员在各地因从事救亡而被拘捕的事情,仍旧不断地发生,有不少会员甚至遭受非刑拷打……我们相信,救国是无罪的……本会所提倡的,的确是联合全国各阶级人民一致对外的民族阵线……”

在关押期间,“七君子”被多次庭讯,《“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案件审讯录》记载了“七君子”与审判长的交锋。从笔录内容看,审判长围绕救国会宣言、抗日主张是否有政治野心、是否与共产党相关、是否与他国势力相关;救国会内各团体、人员信息;各人际关系、书信往来、开会与演讲;与罢工运动是否相关等方面,对“七君子”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讯问,试图以“勾结共产党”等构陷罪名,但没有取得任何可以定罪的口供。

“七君子”被捕这一“救国有罪”的冤狱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1937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沈、章诸氏被起诉宣言》,指出“七君子”抗日救亡的行为是“中华男女之应尽责任与光荣模范”,要求国民党当局“立即释放沈、章、邹、李、王、沙、史诸爱国领袖及全体政治犯”,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国内外进步力量纷纷开展声援活动。

6月25日,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等16人发起“救国入狱运动”。“救国如有罪,不知谁才没有罪?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要抢救这危亡的中国……我们要使全世界知道中国人决不是贪生怕死的懦夫,爱国的中国人决不只是沈先生等七个,而有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心不死,中国永不会亡!”这段文字摘自苏州革命博物馆馆藏文物《救国入狱运动宣言》,是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等16人为营救“七君子”而作出的正义宣告。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响应,愿为救国而入狱。7月5日,宋庆龄等12人亲赴苏州,向江苏高等法院自请入狱,要求与“七君子”同服“救国罪”。

在被关押期间,“七君子”始终不卑不亢,坚贞不屈。他们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一致团结抗日的浪潮势不可挡,7月31日,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将“七君子”释放。“七君子”的成功获救,是社会各界联合营救的成果,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日救亡的体现。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案件审讯录》《救国入狱运动宣言》……一件件珍贵的抗战文物,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救国无罪”的证言。它们不仅见证了“七君子”不卑不亢、顽强斗争的铮铮铁骨与爱国情怀,更凝聚了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伟大抗战精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博彩平台 网赌平台 金沙博彩 博彩平台 bet365中文 体育博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