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攻坚,攻的都是硬任务、啃的都是硬骨头。今年以来,苏州持续推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2条具体措施,鲜明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把重大项目攻坚作为检验、考察、培养、使用干部的“练兵场”,激励全市党员干部破冰突围、奋勇争先,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干事创业真本领,推动形成比学赶超、聚力攻坚的浓厚氛围。
选贤任能,激活强动力
作为张家港驻点招商中心最年轻的招商专员,26岁的李佳楠在竞争激烈的项目招引赛场,已成功摸索出一套独创的“青春打法”。其主导落地的首个项目——太坦盾安防项目,从信息对接到落地张家港仅用22天,刷新项目落地速度。
“年轻干部是双招双引的生力军,有热情、有闯劲、有担当是这些年轻干部身上最鲜明的特质,重点是要在一线识别选用干部。”张家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前中后”阶段式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权重、个性化指标,构建一线考察识别机制,推动实现“招商工作既出发展成果,也出优秀干部”。
现如今,在招商战场,张家港市的年轻干部正掀起一场“青春风暴”。去年以来,已累计遴选2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驻点招商一线摔打磨练,分赴京沪深三地驻点招商中心工作。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中心实现了从无到有、站稳脚跟,再到对接项目近900个、落地项目45个、总投资近50亿元的跨越。
近年来,立足招商工作实际、聚焦招商干部所盼,张家港市制定出台《进一步支持保障招商工作的五条措施》,从推动“解决招商干部一件事”上升到“优化提升招商工作一类事”,通过建立全市招商干部全量信息库、招商干部职级(职员等级)晋升“正面清单”,定期开展专题研判分析,持续优化招商队伍功能结构。今年以来,张家港市面向全市干部发布“招贤令”,搭建招商专业比武擂台,累计推动200余名招商干部同台竞技、互学互促,通过开展招商干部大讲堂、招商新锐成长营等系列活动,全方位提升招商干部的专业能力和实战水平。
树牢标尺,展现新作为
上周,总投资约100亿元的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产业创新项目落地苏州工业园区,将助力苏州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博世的此番重仓投资,是外资持续看好、纷纷加码园区的现实缩影,而这背后离不开园区高素质、专业化、开放型“尖兵力量”。
今年以来,园区聚焦一线导向,树牢激励担当干事标尺,结合工作需要,抽调精干力量建立外贸专班、政策争取专班等,加强重点企业常态化挂钩联系,及时跟踪企业诉求,倒逼干部主动研究利润再投资、QFLP、出海项目并购返投等政策模式,支持探索特殊物品联合监管、保税维修试点、前置货站运营等方面的贸易便利措施,更好帮助企业导入新项目、争取新订单。
“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久久为功,注重围绕工作实际,嵌入国际规则、跨文化管理等专题培训,推动管理能力与知识储备同步强化。”苏州工业园区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瞄准对外开放“需求侧”,构建专题领域靶向培养机制,围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主导产业,引入思维导图、产业地图等形式,深入浅出介绍产业现状和前沿趋势,各有侧重地适应项目招引、企业服务、日常管理等领导干部工作所需。组织部门建立一线观察机制,重点考察干部在项目招引、自贸创新等重大任务中的现实表现,精准识别干部在开放条件下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本领,对有大视野、铁肩膀、硬实力的干部大胆使用。
补钙赋能,锻造真本领
近日,汇川联合动力总投资约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正在火热建设,其中项目一期已进入建设收尾阶段。
新能源汽车产业浪潮奔涌之际,吴中区招商团队以敏锐的产业洞察力,率先捕捉到赛道发展机遇与核心要素,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第一时间向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合作邀约,主动叩响优质项目引进“大门”。从前期商务谈判的精准对接,到中期拿地建设的主动协调,再到后期落地生产的服务保障,工作组凭借全链条、高效率的“保姆式”服务,最终推动项目顺利落地,为吴中区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截至今年7月,吴中区已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538.7亿元,增长11.1%,彰显“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活力。
“产业招商、经济金融等各类专业化干部,是推动吴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聚焦干部能力发展,围绕‘理论学习’到‘实践转化’全链条,通过专业培训、名师领航、一线锻炼等手段,不仅让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攻坚能力显著提升,也将‘能力优势’及时转化为‘发展优势’。”吴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吴中区持续优化“1+3+N”阶梯式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实施“干部能力素养提升年”五大行动,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举办精准招商、生物医药产业等专题研修班,定期举办“东吴大讲堂”讲授新能源汽车产业、人工智能等内容,助力干部把握新风口、找准新赛道,提升专业谋划能力;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打造一线攻坚小组,精准设置“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集群推进小组,选派年轻干部到专业化、精细化的产业建设中实践锻炼,深度学习行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