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要闻

法润相城 守护美好生活

时间: 2025-08-31 00:55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秋意渐浓,苏州相城处处涌动着法治的暖流。走进社区,反诈课堂让老年人倍感安心;步入苏州市宪法宣传教育馆,“非遗+法治”课堂让孩子们着迷;深入企业,专业法治讲座为发展保驾护航……“八五”普法收官之年,记者在相城区走访看到,一系列创新举措正让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悄然融入百姓日常。

长风浩荡,法润人心。“八五”普法启动以来,相城区紧扣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核心目标,压实普法责任制,在精准性、实效性、融合性上持续发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普法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法治根基。

精准滴灌,让普法“活”起来

“那些所谓‘稳赚不赔’的网络刷单,往往都是陷阱的开端。”今年5月,在元和街道依云水岸社区一场名为“‘典’伴银龄·法暖夕阳”的活动中,江苏同益大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结合真实案例,向老年居民讲解防骗要点。现场老人听得频频点头,不时提问交流。

在相城,此类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的普法活动已成常态。相城区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连续四年开展履职评议并制定年度重点联动清单,有效凝聚了部门合力。“八五”普法讲师团、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民法典宣讲团等多支专业普法队伍常年活跃在基层,依托“法润相城讲堂”等平台开展各类法治讲座190余场,创新推出的“普法脱口秀”让法律知识更加生动可感。

同时,针对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经营主体、村(居)民等关键群体的不同特点,精准定制普法“套餐”,通过“‘法’校共建”活动守护青少年成长;开展“老幼共知”活动提升老年人和未成年人防范意识;实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并组织“组团式送法入企”满足企业法治需求,确保普法供给精准有效,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文化浸润,让法治“潮”起来

在苏州市宪法宣传教育馆,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法治”体验课引人入胜。螺钿技艺传承人指尖流转,不仅演示着古老技艺的精妙,更将法治智慧融入创作故事之中,耐心指导学生们制作蕴含法治意蕴的螺钿作品。这种手工艺实践与法律知识的生动结合,让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这是我们打造的‘非遗传承·法润青苗’品牌活动,让法治教育更接地气、更有吸引力。”相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该区深挖文化资源,推动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

为了让法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相城区将法治建设与文旅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相继建起了吴门望亭运河法治文化园、冯梦龙无讼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黄桥中学法治校园、朱巷社区法治文化园等一批特色法治文化阵地,这些法治文化阵地成为市民身边的法治“风景线”,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近距离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此外,相城区通过“法治绘·护成长”“法润相城你我同行”等作品征集活动,全区累计征集法治主题书画、摄影作品5000余幅,其中《薪火相传“典”亮乡村》荣获第二届全国工会“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视频类优胜奖、《宪法一直在我身边》斩获全省宪法公益广告征集评选活动视频类一等奖。探索“法治+旅游”模式,精心设计的“书香相城”“阳澄法惠”“吴门法韵”等法治文化实践路线以及“法润和‘蟹’”等特色项目,让群众在休闲游览中潜移默化感受法治魅力。

普治融合,让根基“牢”起来

在相城区“八五”普法骨干暨“法律明白人”培训班上,讲师正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劳动法要点,“法律明白人”骨干们听得聚精会神。这类聚焦基层实务的常态化培训,有效提升了这支扎根社区、乡村的法治队伍能力。

记者了解到,相城区尤为注重普法的“最后一公里”和治理实效的转化。该区扎实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推动全区112名法律顾问与1081名“法律明白人”结对共建,实现专业法律力量与本土骨干的优势互补,将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神经末梢,推动基层治理。

同时,相城区还着眼法治乡村和法治社会建设,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目前,全区已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68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基层法治根基日益坚实牢固。

“今年是‘八五’普法收官之年,但普法和法治建设没有终点。”相城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顾晓雯表示,该区将持续创新理念、丰富载体,推动法治精神融入城市肌理、走进群众生活,努力让法治成为相城最温暖、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体育博彩平台 博彩网址导航 澳门网上博彩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 网赌app 沙巴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