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州要闻

链上发力 激活产业新动能

时间: 2025-08-25 00:50 来源: 苏州日报 访问量:

8月8日,苏州工业园区一家光学企业的总工程师走进吴江开发区的久富农机董事长徐正华的办公室,双方就机器人的视觉产品展开洽谈,会谈务实且有效,共赢前景清晰而广阔。

近几个月来,在久富农机,这样的高层对接格外频繁。起因就在于今年4月21日,吴江区工信局主办的农机装备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在久富农机举办——如同一场精准的“技术相亲”,这场供需对接,让区内外农机装备产业链企业进行了供给和需求的高效匹配。

“过去是广撒网,现在是精准对接。”徐正华的感慨,道出了政府搭建精准对接平台的意义和价值。

既解企业眼前之需,又筑产业长远之基。

今年以来,围绕“智汇万企 链在吴江”的服务品牌,吴江工信局已连续举办了43场产业链对接活动,不仅让企业快速找到产业伙伴、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更在“即时合作”之外,让吴江的产业链在精准协同中不断强健。

解眼前之需,高规格搭建产业对接大平台

在当今经济发展格局中,产业链的完备性与协同性已成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吴江,目标清晰的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实践,对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6月17日,两场产业链对接活动同时在吴江举办——

一场人工智能产业链对接走进中达,活动聚焦“低碳+算力”主题,通过技术分享与产线观摩,直观呈现人工智能在数据中心的创新应用。参会企业带着转型需求深度对接,在技术落地的可行性探讨中,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另一场童装品牌与吴江纺织产业链对接活动,则邀请到国内50多家知名童装品牌企业齐聚盛泽,与当地面料、辅料及制造企业面对面,通过打通品牌方与制造端的有效链接,推动吴江纺织产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两场活动虽然领域不同,却共同勾勒出吴江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破解发展痛点的实践逻辑——用精准对接让技术、需求、资源在产业生态中高效流动,为产业升级注入内生动力。

“活动当天来的都是年轻的企业,大家围在圆桌边聊得既投入又深入。”承办童装品牌产业链对接活动的中纺联纺织面料馆事业部负责人李小美告诉记者,活动汇聚了豆几妈、小虎宝儿、男生女生、好孩子、波司登童装、爱慕儿童等多家国内知名童装品牌,以及区内的太湖雪、美山子、福华织造、京奕特纤等多家面料、辅料及服装制造企业。活动还发布了2026春夏流行趋势。

“2个多小时的交流,不仅让童装企业精准捕捉到面料创新方向与供应链响应节奏,也让面料企业了解了童装在功能性、环保性、设计感上的核心诉求。”李小美说,品牌方对“抗菌+防晒”复合功能面料的采购需求、对“可降解面料”的关注度等来自市场一线的信息,也让面料企业找到了研发攻关的明确坐标。

“这样的对接活动,倒逼我们加快研发节奏,让面料向着既能‘满足标准’又能‘创造需求’的方向转型。”活动结束后,很多面料企业跟李小美这样说,对接会不仅缩短了企业从市场需求到技术转化的路径,更推动着吴江纺织从“按单生产”向“预判需求、主动创新”转型,让产业链上下游在趋势共识中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力。

聚链上之企,高效率破解供需对接盲点

“以前,哪怕找一个很小的配件,我们都只能到网上去搜,找到的往往是远在河南、山东等地的企业,不仅供应链响应慢,沟通成本也很高。”徐正华的感慨,道出了不少企业曾经面对的共性困境。

随着一个个产业链对接活动的开展,这样的情况被有效改写。

久富农机在农机装备产业链对接活动后,吸引了周边企业带技术方案上门对接,不少未参会企业看见报道后也主动联系,对接者多为总工、负责人级别,成效显著。徐正华表示,作为传统农机企业,久富向高科技转型是必然,除现有产品外,正考虑拓展水田、棉花田除草机器人等复杂场景农机产品,这必然会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

“对接会不仅让企业了解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与路线,也让外界知晓农业现代化装备及未来农业机器人走向。这种务实精准的对接,节省了企业摸索和对接的时间精力,减少了盲目性,避免了走弯路。”徐正华说。

电梯是吴江特色优势产业,全国十大电梯制造商中吴江占据三家。今年吴江区工信局的首场对接活动聚焦的就是电梯产业。

1月16日,吴江区工信局组织伊萨电梯、立达电梯、申芝电梯等20余家省内外电梯企业相聚汾湖,围绕智能化升级、绿色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配套等展开交流研讨。对接会不仅帮助企业深入熟悉“两新”政策,更助力企业精准把握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机遇以开拓更大市场,为吴江进一步深耕电梯产业领域筑牢坚实基础。

政策红利与产业协同的效应在后续实践中快速显现。6月30日,吴江区首批次国债支持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盛泽东方花园29台电梯更新改造工程正式交付。该批电梯的更新改造工程由汾湖本土企业康力电梯承接,这正是产业对接会推动产业链协同、助力企业把握市场机遇的生动例证,让政策引导下的产业协作切实转化为民生成果。

记者注意到,43场对接会涉及光电线缆、汽车、电梯、智能机器人等多个行业,精准覆盖吴江重点培育与发展的产业领域。“我们将围绕吴江‘4+2+1’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产业链对接,希望通过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吴江。”吴江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筑长远之基,高质量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如果说,一场场对接会带给企业的,是订单的增长、资源的精准匹配以及发展视野的拓展,那么带给行业的,则是产业链韧性的增强、产业生态的优化以及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跃升。

3月27日,“建强共赢链 集聚新动能”汽车行业产业链对接大会在吴江开发区举行。会议聚焦开发区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汽车产业,推动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生产商、整车制造商之间沟通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套。

依托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当前的吴江开发区已拥有汽车产业的龙头和配套企业70多家,2024年累计营业收入超135亿元。就在这场对接会上,开发区定下了“力争1-2年内汽车产业规模超200亿元”的小目标。

这个小目标,正是政府对对接会催生行业规模效应的期待——通过链主企业的带动与中小企业的协同,让分散的产业资源凝聚成集群化发展的合力,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向更高附加值领域迈进。

在汽车产业对接会前,吴江开发区已举办显示行业、机床行业的对接会,成效同样显著。会后共有40余家企业进行对接,其中,吴江开发区的璨曜光电和苏州工业园区的乐梦光电,围绕投影光机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每年有约3亿元的战略合作。

4月底,吴江全区近50家物业企业受邀来到位于震泽镇的高仙机器人。当天,这家深耕商用智能清洁机器人领域10余年的企业,全方位展示了核心技术及其产品在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通过此次供需对接,我们和下游企业实现了信息互通,在拓展潜在客户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客户降本增效,实现供需双方的互利共赢。”高仙机器人华东区域总监吴宝明表示。

这是一次技术与需求的直接碰撞,不仅为智能机器人企业注入了创新活力——企业在展示技术的过程中明晰市场痛点,也让整个机器人行业在需求反馈中找准技术迭代的方向,形成“技术突破—场景落地—行业升级”的正向循环,让整个行业在协同中跃升。

从长远来看,产业链对接必将带动人才、资金、技术等更多创新资源的集聚。

以吴江正在大力发展的半导体产业为例,在今年3月12日举办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链对接活动上,吴江区半导体产业联盟与半导体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两大平台的搭建,将加速形成“人才跟着项目走、资金围着产业转、技术冲着需求研”的良性循环,让平台成为人才、资金以及技术汇聚的“强磁场”。

智汇万企,慧聚提质;链在吴江,生态共兴。

吴江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核心任务,吴江区工信局将聚焦企业服务的精准化与高效化,着力把“智汇万企 链在吴江”产业对接服务品牌做优做强,助力企业拓展市场空间、畅通内外循环,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迸发新动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在线赌博平台 皇冠博彩 im电竞 买球app 十大正规博彩平台推荐 澳门新葡京博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