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查一次”改革旨在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提升执法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作为苏州市“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区,去年以来,吴中区积极探索创新,利用科技赋能,依托“吴优检”小程序系统先行先试“智慧统筹”模式,实现清单公示—计划匹配—检查监督—企业反馈,全流程闭环监管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为企业减负增效。
吴中区经过行政检查主体资格确认,共包括公安、城管、应急、生态、市场监管等56个检查主体,这些主体均需制定年度和月度检查计划。按照“综合查一次”改革要求,各检查主体在制定计划时,通过梳理本部门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将分散在不同科室的检查事项进行合并,从而实现部门内检查事项“跨领域”合并,随后将合并后的年度和月度检查计划上传至吴中区司法局备案。
为实现计划备案留痕和公开,避免随意检查行为,吴中区司法局开发了“吴优检”小程序。今年,该局又对小程序进行升级优化,新增了检查计划匹配、联合检查结果确认、白名单企业迎检监测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联合检查计划可实现自动匹配,检查事项能够“跨部门”和“跨层级”合并,并自动生成“综合查一次工作提示单”,明确牵头部门和联合检查部门,从而真正实现“综合查一次”。值得一提的是,2.0版的“吴优检”小程序已实现通过热力图实时查看计划备案、检查事项完成、重复检查企业统计等情况,吴中区司法局可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对执法检查计划完成情况的精准监督。此外,为了发挥企业对执法检查行为的监督作用,吴中区又开发了“码上督”涉企检查监督二维码,并将其嵌入“吴优检”小程序,供企业反馈行政检查的意见建议。
据介绍,利用“吴优检”小程序从源头上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只是吴中区在“综合查一次”改革中的一个创新举措。除此之外,吴中区还着力从机制上破解多头检查难题。发布35项场景清单,涉及22个执法主体,重点破解“多头管”“三不管”等监管难题。启动基层安全生产和消防“五位一体”工作,应急管理、消防、公安率先联合在镇(街道)层面尝试“综合查一次”机制创新,推动执法检查从“分散低效”向“集约精准”转变。开展分片综合执法改革,比如甪直镇将原有“1科4队”组织架构变更为执法监管、综合协调、指挥调度、督察考核四个岗位,执法监管岗分古镇、甪端、澄湖三个片区统一承担城管、安监、环保、市场等执法业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迎来了坚实的机构基础。另外,各重点领域单位尤其是生态环境局大力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通过数据分析增强“无事不扰”实效。
伟创力电脑(苏州)有限公司环安部负责人肖国平介绍,伟创力是第一批纳入吴中区“综合查一次”企业样本监测点的企业,也被多个区级部门纳入检查“白名单”,这一年多以来,公司的迎检次数下降了约50%,对企业来说真的是松绑减负。
吴中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顾国培表示,自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以来,该区以“统计划、统场景、统对象”为核心全面落实“三跨四清单”改革任务,注重多跨协同、智慧赋能、监测反馈,开展联合检查2435次,减少检查4270次,压降检查频次约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