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启幕。在五年前的第三届进博会上,我国宣布设立10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昆山成为同批江苏省唯一试点,肩负起为全省、全国探路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任。
获批以来,昆山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2020年的6002.9亿元,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增至2024年的8147亿元,年均增速7.4%。进口规模稳步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作为开放型经济强市和“临沪先锋”城市,昆山借助示范区平台,抢抓进博会带来的机遇,将参展商转化为贸易商和投资商,将展品转化为商品和产品。
从咖啡豆的“随报随检”到“智慧监管”,昆山用产业级创新破解进口贸易痛点。五年来,这样的探索更延伸至综合枢纽领域,今年8月,东方航空—昆山国际空港全国首家备案制综合型航空前置货站在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启用,为进出口货物打通“更快通道”。自此,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成为“口岸型、直通型”综合型航空前置货站,昆山至上海段企业物流时效提升60%以上,运营成本下降30%以上,极大加速了进出昆山产品的流转速度。上半年,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完成进出口货值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4%。
《昆山市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实施产业进口、贸易主体、枢纽功能、创新业态、投资促进、综合服务六大提升行动。其中,投资促进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出海参展,加快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兴市场。今年10月,2025年日本电子高新科技博览会上,昆山10家台企参展,斩获订单超400万美元,在国际舞台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前三季度,昆山市对东盟和非洲进出口额分别增长12.5%、32.8%,东盟已成为昆山市第一大贸易伙伴。
此外,围绕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功能定位,昆山还扎实推进投资与贸易融合。今年7月,影石创新华东区域总部落户,将成为连接国际市场的关键节点。目前,全市省级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数量达到68家,位居全省同类城市首位。
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是我国主动扩大进口、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更是昆山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昆山将在推动进口规模和结构稳步提升、服务不断优化的进程中,加速推动口岸经济从“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链接”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