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海关总署公布2024年度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常熟综保区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及东部地区“双B类”综保区,在全国154个参评综保区中位列第52位,较上一年跃升30个位次;在江苏省21个参评综保区中排名第6位,较去年提升3位。
近年来,在常熟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下,常熟海关与经开区、高新区等板块紧密协作,积极落实海关总署《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下称“综保区23条”)。通过做优做强物流分拨、保税加工两大支柱,培育转口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研发等新兴业态,常熟综保区不断完善功能,持续增强集聚辐射效应,成为常熟外贸发展的重要枢纽。2024年常熟综保区进出口货值81.9亿元,同比增长34.4%,成为拉动常熟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1月至7月,常熟综保区进出口货值达42.7亿元,核心指标稳中有进,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以“综保区23条”改革措施为核心,常熟海关联合经开区深化制度创新,将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发展实效。其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成为企业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钥匙”。区港一体化改革同样成效显著。常熟海关联合经开区探索“区港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卡口分类分级”“一票多车”等创新监管手段,实现进出口货物“区港无感流转”,推动口岸通道功能、枢纽功能与综保区保税、仓储功能深度融合。
针对常熟市产业布局需求,常熟综保区聚焦支柱产业培育与新兴业态拓展,构建“保税+产业”发展生态。重点打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两大保税产业链,引导企业开展进口汽车零部件保税仓储及配送业务,积极洽谈推进一汽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支持电子信息企业运用综保区保税功能拓展进出口物流通道,目前综保区A区保税物流仓库使用率超80%。
新兴业态与保税功能拓展同步推进。在跨境电商领域,常熟海关定制监管服务方案,支持3家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助力企业引入京东国际跨境零售进口业务。
此外,常熟海关联合商务局,支持企业推进区内保税维修试点,制定区内企业技术服务贸易监管方案,以“保税+”模式为抓手,推动综保区从传统加工制造向高附加值服务领域加速延伸。
常熟海关联合经开区、高新区建立“项目招引—建设—投产”全链条服务机制,提前介入重点项目规划,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经开区通过定期走访对接主动为企纾困。在重点项目服务上,常熟海关组建业务专家团队提前介入,为企业项目提供政策辅导。同时,常熟海关充分应用各类改革措施,支持新投产企业快速完成基建并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有力推动产业规模扩张。
目前,常熟综保区已建成智能卡口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全辅助放行控制系统、智能行政车道控制系统,通过数据实时传输与智能分析,实现货物进出区、人员流动的精准管控。升级后,卡口通行效率提升60%,在严守监管底线的同时,保障企业通关与运营高效有序。
站在新起点,常熟海关将继续深化与经开区等板块的协作,推动“综保区23条”改革措施落地见效,聚焦研发设计、检测维修、服务贸易等特色功能培育,助力跨境电商平台协议仓规模化发展,持续提质增效、补齐短板,全力将常熟综保区打造成常熟对外开放的标志平台,为常熟经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