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伴随着悠扬的汽笛声,一艘装载汽车后桥的集装箱驳船缓缓驶入苏州园区港码头,标志着苏州园区港首票外贸集装箱“CCA进口业务”正式落地运行,实现外贸货物“既能出、又能进”的高效物流模式,为苏州及周边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国际运输新选择。
苏州园区港依托“苏州园区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创新推行“一单制”通关模式,实现“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次放行”,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首票外贸CCA进口业务的落地,背后是园区海关、园区港、货代企业等多方的密切协作和精心组织,打破了园区港只有外贸出口没有外贸进口的局面,内河驳船能够重重运输,实现外贸进出口双向对流,进一步降低海运集装箱单箱物流成本。此外,进口重箱拆箱后可直接在园区港还空箱,缓解出口企业用箱难、箱源少等痛点问题。
苏州园区港自2018年开港以来,已发展成为江苏省规模较大的内河集装箱码头之一,拥有8个1000吨级泊位、5万平方米堆场及9万平方米高标仓库,年吞吐能力达25万标箱。2024年,园区港集装箱吞吐量11.3万标箱,同比增长6%;其中外贸CCA业务完成3.4万标箱,同比增长23.35%,成为长三角“江海联运”业务增长最快的港口之一。
作为园区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苏州园区港加速构建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通过不断优化港口功能、创新通关模式、拓展航线网络,逐步发展成为服务苏州及周边地区企业的重要水上门户,现已开通至上海、太仓等一线港口的内外贸水运航线,外贸CCA业务覆盖多家干线船公司,服务众多生产制造及商贸物流企业,2024年通过园区港水路运输模式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2000万元。
随着进出口通道全面打通,园区港正以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助力苏州企业畅联全球市场。未来,苏州园区港将继续发挥港口载体功能,加速构建苏州连通长三角一线口岸的大交通、大物流、大通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