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动车+一部手机,寒来暑往,我们早已经习惯外卖小哥、快递小哥送货上门前那一通急促的电话,他们在城市里奔波不息。
都说双向奔赴才是真,苏州正不断丰富服务供给,解决新就业群体的“痛点”,来守护“小哥”们的幸福。比如给电动车续航这事,除了充电,还可以更快吗?苏州的答案是:已经落地实施。
以换代充 高度适配·高频使用
在园区唯亭街道曼哈顿广场星骑土加油站,一辆电量告急的电动自行车“满血复活”,只需要1分钟:取下电量耗尽的电池→扫码按下智能换电柜换电键→把旧电池放入空舱,满电量电池弹出→换好之后直接开走。这些换电柜每台至少配有12个智能仓格,24小时自助运行,“以换代充”,和骑手们奔忙的节奏十分适配。
高度契合需求带来的,是高频率的使用:在记者观察的20分钟时间内,就有十几位小哥来此换电。询问得知,他们平均每天要来此换电两三趟,相较于充电可以节省不少时间,用来多跑单或者在驿站休息,都是不错的选择。
针对网约车,苏州积极配建自带充电桩的网约车司机驿站,解决司机们的充电焦虑。
如今,苏州大市范围内已经建立起共计149个带充电换电柜的驿站,为“工作伙伴”续航正变得越来越便捷。
车辆需要充电,身体同样需要补能,苏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正化身为小哥的“健康卫士”,发挥各自特长为苏州新就业群体的健康续航。
健康续航 协同推进·协作织网
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是苏州最早的“小哥医院”,如今在昆山新就业群体中几乎人尽皆知,许多苏州其他版块的相关部门也纷纷前来学习交流。成功的关键,就藏在“多想一步”的细节里。
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专为新就业群体设置了“昆小哥”病房,专门收治因外伤等原因需要入院治疗的小哥们。“昆小哥”病房并非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统合了一系列贴心措施。从急诊、住院的绿色通道,到为无人陪护的小哥安排陪诊,甚至洗漱用品也可以在这里领取,彻底解决小哥们看病的后顾之忧。身体健康之外,医院还针对小哥们推出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更好恢复。
在吴江区中医医院,暖新引导图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医院的各个功能入口被清晰标注在图片上,医院还专门规划了小哥停车位导服台,安排有专人为小哥快速就医服务。
此外,针对小哥们“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特性,医院在有能力的前提下优先为小哥们进行拔罐、针灸的诊疗服务。除了在医院本部,医院还会组织志愿者每个月固定时间送服务到平望镇的小哥驿站。
在吴中区胥口镇中心卫生院,胥小哥医院正式启用不久。提供常见病诊疗、健康咨询和义诊等服务,医院还开通了绿色诊疗通道,让小哥在发生急诊创伤等危急症状时获得优先诊疗和及时转诊服务。
苏州还积极推进医疗服务机构和周边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在太仓市景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的暖蜂驿站就近和太仓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定期为小哥们来开展义诊活动。截至目前,苏州已经建成122个具备医疗救助功能的场景,十个县市区板块全覆盖,其中,还有不少已实现24小时对外开放,切实为新就业群体筑起一道健康防护墙。
一个个“痛点”被解决,一份份焦虑得以缓解,汇聚起这点点滴滴,共同描绘出苏州稳稳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