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山市稳慎推进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健全宅基地管理长效体制机制,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
完善政策,实现流转路径的全面规范。以昆山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办法为基础,形成“1+x”宅基地流转制度体系,分别编写出租、互换等工作指南,细化流转要求和程序,规范流转协议和附件文本。加强部门会商,协调解决宅基地流转过程中的税收缴纳、权属登记、农房翻建等问题,为全面规范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探明了方向。
加强监管,实现风险矛盾的全面预防。紧盯宅基地流转的风险矛盾,从事前、事中、事后多角度把控工作风险。建立村、镇二级审核和市级会商机制,严格把控流转双方资格条件。建立法律审查和流转公证机制,第三方律师和公证人员全程参与,审查法律风险,公证交易程序。建立流转声明和信息公示机制,避免流转后财产争议和邻里矛盾,保障流转双方权益。
以点带面,实现流转类型的全面探索。在淀山湖镇完成首笔农房使用权的线上出租,通过线上竞价,房屋出租价格提升近20%;在巴城镇实现首笔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以“腾退转让”探索村民获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新方式,节省拆迁及安置资金300余万元;在周市镇完成首笔宅基地使用权互换,以“换房换地”实现非保留村村民建房和保留村村民动迁新途径,腾退建设用地400平方米。在张浦镇完成首笔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农房的宅基地确权登记,维护村民依法继承地上房屋财产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