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昆山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8月初,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昆山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改革自觉和抓落实的坚定行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走好新时代“昆山之路”,把勾画的现代化蓝图逐步变成生动的发展现实。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积改革开放之势,“昆山之路”因改革开放而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延展。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昆山在递进式发展变革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回望“昆山之路”,迈步新时代“昆山之路”,昆山始终不改“敢于争先”的奋进姿态,坚定践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系统性为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探索独特经验。
引聚“千里马”,创新沃土滋养“参天大树”
在昆山,流传着一个“清华现象”的说法。在20多年的校地合作中,昆山先后招引近400名清华校友前来创新创业,累计引进昆山市级以上“清华籍”双创人才百余人,也造就了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中引人瞩目的“昆山现象”。
人才就是大势、就是未来。作为一个行政资源相对有限的县级市,昆山的成功,也是优秀人才八方会聚的必然结果。
8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带领清华大学师生团队在昆山设立清陶能源时,很难想到,它会在短时间内获评全球独角兽企业,目前已申请了1000多项国家专利,其中获得授权600多项,成为昆山“科创森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
与引进人才相比,怎样成就人才,使其真正能扎下根来,施展抱负、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则是更重要的后半篇文章。“落地近两年,我们几乎都没有产生经济效益。但昆山并不计较一时得失,仍然予以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支持。”清陶能源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李峥说。
2018年,在昆山的大力推荐下,清陶能源获评第一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创业类重大创新团队,同年11月,还受到首批昆山市“头雁人才”及团队表彰,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已经举家从北京搬到昆山的李峥说:“成果转化要成功,光有好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好的创新环境、产业资源支持、企业成长的土壤。”
透过这家企业,不仅能看到昆山对新能源产业的布局,更能感受到昆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昆山全市人才政策经历了3次重大升级,构建起完善的“1+N+X”人才政策体系,推出头雁人才、双创人才、产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N个专项人才计划,完善人才安居、人才贡献奖励、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等X项系列配套保障措施,在充分体现市场评价人才的基础之上,呈现全覆盖、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和资助额度大的“三全一大”特点。
截至目前,昆山人才资源总量达53.5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型县城的总人口规模,构筑起人才“强磁场”,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的生动格局。以人才为牵引,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顺势崛起,或者未来产业的加速布局,昆山不遑多让。
前不久,国内头部面板厂商维信诺完成世界首颗采用嵌入式RRAM(阻变存储器)存储技术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开发和认证,实现AMOLED显示驱动芯片技术的重要突破。
2006年落户,近20年自主创新,维信诺连续5年全球智能手机AMOLED面板出货量居全球前四,成为国际舞台上首个制定柔性显示国际标准的中国企业。今年上半年,维信诺在全球AMOLED智能穿戴面板市场的份额上升至24%,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因为“特色”,才能让长板更长,优势更优;因为“专业”,才能让链上加链、强势更强;因为“创新”,才能让远方不远、未来已来。
昆山以创新园区为引擎,按照“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理念,推进培育建设元宇宙、先进计算、绿色低碳等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不断催生区域协同、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形成的函数效应。目前,已形成千亿级园区3个、百亿级园区12个、50亿级园区22个,并计划到2025年,特色专业创新园区达50个,实现园区总营收超5000亿元,前瞻谋划重大增长极。
领跑新赛道,“关键变量”转为“最大增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把握新与旧、立与破的辩证统一,在以新化旧、以立促破上下功夫。昆山持续深化“2+6+X”产业布局,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维重塑中,将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8月18日,沪昆低空城际航线正式开通,两地继去年实现“地铁通勤”之后,又进入了“低空通勤”时代。这不仅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的交通升级,也意味着昆山实现了空天产业的应用闭环。
一架看似体型不大的直升机,在掠过城市上空时,也振动起昆山产业飞翔的“翅膀”。和当年“拆解笔记本电脑招商”的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昆山立足“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军、长三角低空飞行器先进制造中心”目标,梳理低空经济产业“图谱”,着力从“单点突破”到“面上聚集”,快速形成一张规整且细密的产业网,向空中要产业发展“高度”。
目前昆山已拥有峰飞航空等整机制造企业6家,还有分布在无人机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上下游环节的近100家企业,初步呈现出无人机产业“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集聚态势,在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庞大的“飞行矩阵”。
走得再远,不忘回看来时的路;走得再快,不忘抬头眺望远方的星空。昆山以归零的心态,拿出创新的魄力,挺起勇于担当的胸膛,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赛道上实现又一次领跑。
跨国装配钢铁产线、远程运维重型设备、实时核查人员信息……在昆山元宇宙产业园AI楼19层,亮风台(昆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富义,向客商展示一款结合AR和AI技术的工业AR眼镜。这款代表国内AR产业链最高水平的“神器”,与C919大型客机等“国之重器”科技产品模型一起,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
亮风台是昆山推动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元宇宙产业的一个缩影。昆山通过应用场景需求牵引,推出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发力元宇宙“千亿级虚拟蓝海”,抢占数字经济时代新赛道。目前,昆山元宇宙产业园已有60多家企业入驻,未来三年预计入驻元宇宙相关企业超200家。
目光从昆山擅长的工业制造业和科创产业,移到食品制造业,看到的是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场景。5月16日,作为全球最权威的咖啡品鉴组织之一,国际咖啡品鉴者协会授予昆山“国际咖啡产业之都”的称号。
不是咖啡豆原产地,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咖啡消费区,从无到有、从多到强,突飞猛进的变化不过发生在最近数年间。如今,昆山拥有了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60%以上的生豆进口量。也就是说,每两杯咖啡就有一杯可能和昆山有关。
这背后与昆山抢抓善抓机遇的意识、超前布局的国际视野、追求极致精细的思维能力一脉相承,也是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的生动实践和深层诠释。闻“香”识昆山,“百强县之首”戴上新桂冠,敲出产业进击的“新密码”。
“拼”出幸福图,民生支出占比多年超80%
随着一声锣响,昆山当代昆剧院里,七位戏曲名家排兵列阵、气势如虹——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震撼开场。台上扮演时迁的艺术家吞火吐烟,功夫了得,台下63岁的钱惠芬老人乐得合不拢嘴,掌声不断。
古老剧种与百年风雅可寻可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映相融。作为“百戏之师”昆曲艺术的发祥地和繁盛之城,昆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观罢演出,拾级而下,钱惠芬从绣衣站乘上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又从站台的江南屋檐、碧波绣窗中领略江南水乡的文化魅力和独特风韵。
把寻常过出诗意,是昆山;用奋斗成就不凡,也是昆山。城市能级提升同传承历史文脉一体推进,随着去年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开通,中国经济最强直辖市、最强地级市、最强县级市融成一城,居于中间位置的昆山迎来了“左右逢源”的黄金期。数据显示,11号线开通以来,昆山轨道交通总客运量超567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5.5万人次。
路相连,城相通。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鼓点”,出行的便捷,串起城乡的巨变,牵引着城市的精彩变局:昆山中环将城市骨架拉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沿线地下空间和TOD综合开发,催生城市新“会客厅”和新消费场景,特色站点、风雨连廊、P+R停车场体现设计者的匠心和城市的人文关怀;苏州内河最高桥梁昆山震川桥正式通车,新建吴淞江特大桥进一步提升航道通航水平……地面、地下、水上,纵横交错的脉络,让腾飞的活力释放于昆山的每一寸土地。
开放创新,是昆山的蝶变密码;近悦远来,是昆山的切肤触感。淀山湖边骑行露营,到“昆山之恋”品咖放空,去周庄古镇听戏赏景,每到周末、节假日,毗邻上海的昆山旅游度假区就迎来无数游客。加快建设3个综合公园、200个社区公园、500个口袋公园“三级公园体系”,“推窗见绿、开门进园、席地而坐”成为触手可及的绿色福利。
为城聚才汇聚澎湃动能,助才兴业营造最优生态。几个月时间,30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全新升级,99%为供周边企业职工共享的文体休闲区域;不到半年,新修和改造5条主干道,一批缤纷活力公园成为点缀在厂区之间的人文风景带……在昆山巴城镇,一座聚集产业工人的幸福家园——梧桐小城正在崛起。站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的新起点,昆山每天都在上演着传统工业区更新升级、新时代产业人才服务入心、基层社会治理走心的改革新实践。
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托举居民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多年来,昆山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80%以上,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4.9平方米,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8:1,建成由2家“三甲”医院、9家乡镇医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构成的卫生体系,各类学校增至325所,在校学生增至40.2万人,15分钟生活圈、健身圈、服务圈让居民幸福生活“出圈”,与中建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城市建设、区域产业发展、城市生命线维护等提供一体化服务……
新时代“昆山之路”越走越宽,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推动“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提升,人们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奋斗的方向,品尝幸福的味道,一个个逐梦、筑梦、圆梦的拼图相连,正呈现一幅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动人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