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正表示,2023年,市人社局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为统领,鼓足“走在前、挑重担、做贡献”精气神,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中作出人社新贡献。
朱正说,一方面,坚持“以产聚人、以人促产”,优化青年人才结构、技能人才结构、产业工人结构“三个布局”,筑牢人力资源支撑。
在优化青年人才结构布局方面,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梳理编制紧缺专业图谱,多措并举提高在苏高校毕业生留苏比例,大力招引市外高校毕业生来苏创新创业,引留高校毕业生15万人以上。高标准举办第十五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大力实施“留创园赋能”和“留学归国人员集聚”两大工程,创新开发“留创贷”金融服务产品,助力打造“归国人才首选城市”。在优化技能人才结构布局方面,全力推进太仓AHK学院、常熟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等建设,布局建设数字技能类专业实训基地等,努力扩大“就在身边、国际领先”的培训资源供给。探索与顺丰、抖音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展技能培训,广泛开展智能制造等领域“项目制”培训,新增高技能人才超6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1180人以上。在优化产业工人结构布局方面,加强政校企合作,深化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和劳务协作交流机制,新增劳务合作基地100个以上,合作职业院校(技工院校)100个以上。线上招聘与线下推介并举,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以上。
另一方面,坚持“以城留人、以人兴城”,释放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社保托底惠民、公共服务普惠“三大效应”,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在发挥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效应方面,实施百万“姑苏工匠”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以上。在发挥社保托底惠民效应方面,推进参保扩面提质,实施居民养老保险奖励性基础养老金制度,统筹提升各类群体待遇水平。积极推进全国个人养老金试点,大力推动企业(职业)年金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推进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建成100个以上“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强化人社服务数字化转型,推进政策计算器、智慧仲裁等项目建设。
